浸渗设备(用于铸件、粉末冶金件等密封堵漏的专用设备,核心包括浸渗罐、真空系统、加压系统、储液槽、清洗装置等)长期闲置时,因涉及高压、真空、化学介质(浸渗剂)等特性,需通过定期检修防止部件锈蚀、密封失效或功能退化。其检修周期需结合闲置环境、设备状态及闲置时长综合确定,具体如下:
一、基础检修周期(常规存放环境)
1.短期闲置(1-3个月)
检修周期:每2周1次。
重点检查内容:
密封系统:检查浸渗罐罐门密封圈(橡胶或硅胶材质)是否硬化、开裂,表面是否有灰尘或浸渗剂残留,必要时涂抹专用保养剂(如硅脂)防止老化;
真空与加压部件:真空泵油位及油质(若乳化需更换),压力表、真空表指针是否归零,阀门开关是否灵活;
储液槽:若残留浸渗剂,需检查是否变质(如固化、分层),槽体有无锈蚀,盖好防尘盖防止杂质混入。
2.中期闲置(3-6个月)
检修周期:每周1次,每月进行1次深度维护。
增加检查内容:
机械传动:对真空泵、加压泵的轴承加注润滑脂,手动转动泵轴,确保无卡滞;检查管路连接螺栓是否松动,尤其高压管路接口;
电气系统:打开控制柜,检查线路接头是否氧化,继电器、接触器触点是否完好,必要时用干布擦拭灰尘,放置硅胶干燥剂防潮;
清洗装置:清理喷淋头、管道内的残留水分,防止水垢堵塞,金属部件喷涂防锈油。
3.长期闲置(6个月以上)
检修周期:每3天1次,每月进行1次空载试运行(30分钟以内)。
新增维护内容:
核心部件防护:将浸渗罐内壁、真空管道用中性清洗剂清洗后擦干,喷涂防锈漆;密封件拆卸后用密封袋单独存放,避免受压变形;
流体系统:彻底排空储液槽、管路内的浸渗剂和清洗液,用压缩空气吹扫管道,防止残留介质腐蚀;
试运行验证:每月通电启动设备,测试真空度、加压压力是否达标(如真空度≤-0.095MPa,加压压力符合设备额定值),检查各阀门动作是否正常,运行后重新做好防护。
二、特殊环境下的调整
1.潮湿/腐蚀性环境(如靠近酸洗车间、海边)
检修周期缩短50%(如短期闲置改为每周1次),重点强化防腐:
金属部件(罐体内壁、管路、泵体)每2周喷涂一次防锈油;
电气柜加装除湿机,相对湿度控制在50%以下;
橡胶密封件每周用凡士林擦拭,防止被腐蚀性气体侵蚀硬化。
2.高温/粉尘环境(如铸造车间、水泥厂附近)
每1周检查1次,增加防尘措施:
设备整体覆盖防尘罩,真空/加压泵进气口加装高效过滤器;
高温环境(超过35℃)时,控制柜加装散热风扇,防止电气元件老化加速。
三、关键部件专项检修要求
浸渗罐:
检查罐壁有无裂纹、鼓包(尤其焊接处),用手电筒照射内壁查看锈蚀情况,必要时进行水压试验(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.25倍);
罐门锁紧机构(如螺栓、卡箍)需手动操作数次,确保灵活可靠,螺纹处涂抹防卡剂。
真空系统:
真空泵运行时听有无异响,检查油位是否在规定范围(一般为油窗1/2-2/3),油质发黑或乳化时必须更换;
真空阀(如球阀、蝶阀)每2周手动开关3-5次,防止阀芯粘连。
电气与控制系统:
PLC、触摸屏等精密部件需断电存放,电池供电模块定期更换电池(每3个月1次),防止程序丢失;
传感器(如压力传感器、液位传感器)校准零点,用保护套覆盖探头,避免碰撞损坏。